:: 講台討論區 ::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533|回復: 0

辣媽CEO張慧敏 「名校打造庸材!」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3-3 20:53: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immi 於 2015-3-3 20:59 編輯

2015年3月3日 星期二

【明報專訊】

人稱Son姐的資深獵頭人職場專欄作家張慧敏個子大,氣魄大,嗓門更大,罵起港爸港媽打工仔大學生,嘴巴不饒人,出口狠勁,火氣足。如果她的專欄是碗麻辣米線,辛辣指數起碼由中辣起標,但若然你是那種連十小辣都抵受不了的爸媽,她的文字對你來說,還是太嗆喉了。心癢癢,想挑戰,以下訪問正好給你試試看,不過先旨聲明,辣度起碼由五小辣開始,受得住,才好讀下去。

短短幾句,讀者可能問Son姐,妳邊位?有幾把炮,有幾巴閉?憑什麼寸嘴?明報讀者對她的確可能有點陌生,但張慧敏(Alison)自2005年開始已在《南華早報》求職網撰寫專欄,憑着多年資深獵頭人身分擔當讀者的Career doctor,後來自行投稿到本地暢銷大報撰寫職場專欄,近年亦以辣媽身分寫親子,罵起港爸港媽怪獸仔女,毫不手軟。



學曉「游水」 毋須大學「水泡」

Son姐跟丈夫育有一子一女,長女大T今年剛20歲,次子小T 15歲。她從不要求孩子讀書第一,只望他們做個有自立能力的人,而且學位在她心中並非生命中的必須。這樣說,對許多中產讀者來說極不啱聽,然而她力排眾議,甚至連對待自己女兒也一樣,她一早跟女兒說明,若考不上本地大學就出來工作,結果女兒DSE中文科不及格,未能符合入讀本地大學資格,「學校老師跟她說,你不念大學,又不找些水泡(即副學士之類),妳將來打算怎樣。她回來喊到死,我跟她說,妳明天回去跟老師說﹕『我媽咪教曉我游水,我不需要水泡』」。回應老師鏗鏘有力,Son姐就是如此特立獨行。「我跟她說,書,一生都讀不完,妳找到自己的興趣,媽咪幾時都支持你,好過你戇居居貿貿然讀些不喜歡的科目和大學,唔知為乜。」

講得出做得到,她真的讓女兒直接走進社會大學,大T先從乳酪店兼職店員做起,真正體會到搵食艱難之苦,然後她說要到H&M做sales,母親早已溫馨提示:「女,你6呎高,200磅,人家不會請你的。」偏生女兒不信,堅持寄了三封求職信,連一次面試機會也沒有,記者說如此坦白,可會傷透女兒弱小心靈,她快人快語地說:「我是她阿媽,當然要跟她講真話,而且亦要讓她知道世界不會因為妳而改變的。」以上結果其實早在她預料之內,因為她早就知道女兒不是那種喜歡傳統念書安安分分上大學的那類人。

興趣班代替不到父母角色

她和女兒的角力,由幼稚園開始。

她記得女兒小時候連幼稚園也不肯上,任由家裏的大人、老師、校長如何哄她,就是不喜歡上學;到了中學,遇上不懂的考試題目,索性交白卷。「我好__好嬲,嬲到要蹬地,猛問自己是否不懂做別人的媽媽,what can I do?」廿年來,她一直尋找能夠燃點大T興趣的藥引,國畫、書法、拉丁舞、長笛、琵琶、鋼琴、小提琴……能力範圍內可以給她的,她都盡量提供,可是女兒只有三分鐘熱度。多年來,媽媽堅信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才華,但為何自己身為獵頭行業的頂尖,相人無數,卻總相不出至親的優勢強項。她迷失、痛心,可幸一直未放棄,直至一年多前,她看到女兒聽韓文歌,在網上學韓文學得有板有眼,甚至在WhatsApp懂得用韓文跟人溝通,她知道,今次終於找到了。

「做父母,你不要以為給他興趣班,就可以替代你的角色,你永遠要在旁邊看着她,看他在哪方面特別上手,然後再輔助他,讓他加以發揮。」本來說過不會供女兒出國讀書的她,看到女兒對韓文的熱誠,也主動提供出路。「我最初叫她在香港找個好的韓語老師,但找來找去也找不到,最後我提出不如索性到韓國念韓文吧!」母女即時飛到首爾查詢,「我和她飛了一轉,其他找屋、找民宿那些小節,全部留給她自己安排」。一年多過去了,女兒從零目標到立定志向,希望將來成為一位專業韓/英語翻譯。守了廿年,媽媽終於看到女兒願意展翅拍翼,迎向未來。最開心的還是收到她來自遠方的WhatsApp——「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直到長大以後才懂得你不容易感謝一路上有你」。縱然是抄來的幾句流行曲歌詞,卻叫媽媽心裏翻騰了許多次,訪問當日,Son姐給我們亮出這個頁面,笑容比桌上的精緻糕點,更甜更燦爛。
為何對名校壓力「甘之如飴」?

Son姐從不信奉權威這一套,對名校,她嗤之以鼻,除了覺得是打造平凡的平台,她更奇怪那些一邊把孩子死命擠進去名校,一邊又在罵功課多收買人命的父母,為何依然「甘之如飴」?「我有些朋友子女讀名校,每次一見面,就投訴做功課做到兩點,每星期有小測考試,小二要提早學小三的課程。我奇怪,你班人喺度鬧,但又樣樣做足喎,其實如果我是你,我應該開心喎,求仁得仁嘛!」寸嘴早已成為她的商標。

被人「蝦」 要自己出聲

她更經常大罵香港父母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附屬品,從來沒尊重過他們的生命權利和自由,只有不停地把子女塑造調教成一個自己心目中想要的模樣,從不把他們當作一個獨立個體來看待。所以她對大小T,從來都是依循他們的性格,讓他們自由飛翔,因為她自小就在母親安排的框架下成長,厭惡這種「極權」管教模式,「我阿媽是典型tiger mom,總之你讀什麼學校,什麼科,她都安排好」。到了大學時期,她起義,媽媽以為截糧截水,可以令自小吃慣歎慣的大小姐低頭,怎知硬性子的她,三年來未用過屋企一毛錢,「我做工,儲夠錢就交學費,我讀過文學、經濟、數學,所以我從來不認為人生是不可以轉軚的」。

所以她教孩子,從來都教他們要據理力爭。遇有不公平不公義,必須自己爭取。兒子小T中二那年被寫手冊,指他擾亂課堂秩序被罰企,實情是兒子看見老師正走進課室,勸說其他同學安靜,怎知老師誤會他大聲講話。兒子把經過告訴媽媽,她問在場有否其他同學可以做證,兒子說有,母親就着他回校告訴老師,老師說﹕「罰咗就係罰咗!」回家後,Son姐叫兒子把此事告訴校長,這下輪到他怯了﹕「媽咪,咁咪玩到好大!」她反問﹕「公道公義不是天掉下來,我是不會替你出頭的,如果你怕事,就選擇繼續做你的鵪鶉,你不要怨天尤人,你選擇屈服,就不可以投訴,也不要嬲老師,因為你連嬲人的資格都冇。」最後,兒子鼓起勇起到校長室叩門,換來對方一句道歉。

Son姐接着一輪炮轟﹕「你知為何這些學校可以這樣,這全部都是由家長造成的,將來你的仔女出來社會做事,除了做鵪鶉,同做一隻鵪鶉之外,他還可以做什麼。你是他的父母,明知他被人『蝦』,你都唔出聲,究竟做什麼父母?」

身教勝於言教

「我覺得教仔女,不用說太多,只要身體力行,用行動去證明給你的子女去看生命的價值是什麼,意義是什麼就可以了。」

為人母親多年,Son姐說自己蹬腳蹬了二十年,不斷反覆問自己教仔女時,欠缺了什麼?終於她發現原來不放棄,最終都會找得着。「我經常跟他們說,I love you of who you are,我愛你,因為你是你,不是因為你成為我想要你成為的人,成為我鍾意的模式,我只需要你做回你自己就好了。」

◆家庭CEO專欄下期登場
若然讀過了這篇稿後,覺得冒了一身熱汗,舒爽無比,緊記密切留意張慧敏於《Happy PaMa 教得樂》的全新專欄《家庭CEO》,下周二3月10日火辣登場。

◆Son姐金句擇錄
“ 呢啲所謂名校,大家都用同一套mode,用同一套模式去打造同一批讀書、考試機器,但你期望佢打造嘅係出類拔萃嘅人才,唔係啩,頂多都係庸材啫!所以我覺得名校係一個打造平凡嘅平台 ”
“ 點解我咁憎人讀副學士,佢哋擺明係唔鍾意讀書同唔肯讀書嘅人……係大學得我夠膽公開講,我話你讀副學士,係製造藉口畀自己,係延遲自己唔想出嚟做嘢嘅藉口,同嘥緊你阿爸阿媽錢 ”
“ 一個人嘅成就同有冇讀大學冇關,因為家文憑量化寬鬆,有學位冇學位都冇分別,一個人嘅成就唔係因為佢嘅大學學位 ”

◆Son姐教子女心得
夠膽跳已贏
˙大T雖然體型大,但跳起拉丁舞來,一樣有板有眼。Son姐說﹕「我跟大T講,輸有乜所謂,妳200磅,夠膽跳已經是贏人啦!」
做自己
˙Son姐說你要孩子入名校,就要放低一個小朋友最值錢、最獨特,和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做自己。
品德第一
˙孩子學業,在Son姐心中只屬非常次要,她最關注的是培養孩子的品德。

文﹕陳詠詩 協力﹕鍾家寶
圖﹕黃志東、受訪者提供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talkonly.net

GMT+8, 2023-10-5 07:13 , Processed in 0.04413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